小視科技作為一家典型的成長型的科技公司,一連串資料極具說服力。
“2015年4月成立, 2016年估值2億美元,企業實現盈虧平衡;2017年完成B輪融資;2018年將進行C輪融資……”
“2017年,小視科技實現億元營收。保持月增長率比同期增長30%以上。” CEO楊帆預測,小視科技今年可以實現數千萬元的淨利潤收入,明年目標利潤衝刺億元港幣。三到五年後,小視科技將成長為一家百億級的公司。
作者|張通、韓璐
編輯丨小魚
網址|www.xtecher.com
微信公眾號ID|Xtecher
“小視科技是一家側重人工智慧技術落地場景的公司,和商湯、Face 等技術企業不太一樣,他們屬於AI技術原創化,我們其實是一個偏AI技術落地化的公司。AI技術企業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,我們未來可能也會用到他們的技術,目的是為了服務好我們已經率先進入的場景。”
小視科技作為一家基於Machine Learning技術,以“人臉”為入口,堅持影象應用和大資料雙軌道並行,打造一體化智慧服務生態的高科技公司,業務範圍觸及金融風控、智慧安防、智慧商圈。並基於海量標籤,先後為消費金融、保險、銀行、婚戀、租車等領域,以及機場、地鐵、商場、零售門店等場景解決使用者痛點。
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,小視科技創始人兼CEO楊帆,將最初的十幾個人發展為近200人的團隊,B輪融資時,公司估值已超過2億美元。而他本人也入選2017年福布斯中國“30 under 30”,成為科技類目下唯一上榜的江蘇地區企業家。
這位年僅28歲CEO是怎麼做到的?
瞄準金融 AI
三年前,楊帆還是一名國企員工,這距離他成為一名AI領域的創業者似乎天塹般遙遠,但對於楊帆而言這一切又僅在一念之間。
2012年,楊帆就職於南京市江寧區政府下轄江寧科技創業投資集團,分管集團資產、產品開發以及綜合業務三大業務部門的管理;並擔任子公司誠勤資管公司法人,出任總經理;建立國資系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天元財富網。
隨後三年間,楊帆管理資金達百億元規模,全權主導了江寧區 2013 年及 2014年的國家級政府平臺融資,並在天元創投部門主導直投了四十餘個專案。
憑藉在風控及資本運作方面的經驗積累,楊帆在金融及相關商業領域有著過人的洞察力,大量專案的接觸,對於創業這件事也有著間接的經驗感受。
“但一眼就能看到5年後的自己,沒有什麼挑戰。”身處體制之內,楊帆的價值得不到完全釋放。反而,在接觸專案的過程中,他發現任何一個事情從0到1都很有趣,而倘若能在某個產業中做出一點自己的貢獻,很有成就感,楊帆有了下海經商的想法。
“實際上,我在大學期間就通過賣球鞋、情侶裝等快消品,獲得過不錯的收入。我骨子裡是屬於敢想敢拼的,做出創業的決定並不是那麼難。”
2015年4月,楊帆與合夥人錢涓涓、倪冰冰、趙斌聯合創辦了小視科技(MINIVISION),定位為一家基於Machine Learning技術,以行業 AI為核心,為各行業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,打造智慧服務生態的高科技公司,並獲得南京市國資委創投基金領投的近千萬的天使輪融資。
步入發展軌道的小視科技,首先將方向瞄準“金融 AI”領域,楊帆希望用人臉識別技術,為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提供貸前識別檢測等服務。但令他沒有預料到的是,公司的“生死考驗”接踵而至。
十億人的資料標籤覆蓋
技術和產品商業化落地,一直為楊帆所看重,但在摸索的過程中還是走了不少彎路。
起初嘗試與網際網路巨頭合作開發“以圖識圖”解決方案。基於新加坡大學授權的原創班底的技術基礎之上,專案半個月就完工交交付,並得到了好評。
隨後的技術研發和商業化推進,似乎順理成章,但很快楊帆發現了問題。
在快速實現人臉識別技術及配合式活體檢測技術研發落地後,小視科技希望進軍網際網路金融領域,在放貸前檢測借貸者是否是本人及活體。然而,這項技術進入市場後的反饋並不樂觀。
“在任何一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裡面,合作或交易過程中進行人工稽核,幾乎都會要求客戶傳自己的身份證照片和近照。我們的技術雖然最多可以代替它80%的人臉檢測環節,但從他們的角度來看,這項技術並非剛需。因為人能解決的事情沒有價值,我們應該提供人提供不了的解決方案。”
“當時為了這個不是剛需的業務,我們在全國設立了七個事業部。在發現問題後,我們撤回了全國所有的市場,進行了二次產品研發。”
什麼才是人工提供不了的解決方案?互金領域,企業除了需要驗證借貸物件是否是本人,更需要知道接待物件提交資訊是否真實,而打通多維度資料,成為提供這項反欺詐服務的根本。
“人工智慧的本質就是演算法 大資料,所以資料才是核心競爭力”。調整策略:以技術為入口,不斷收集並打通資料,繼而運用資料為每一個人臉標註精準標籤,同時在演算法層面研發自動化的沉睡和投放機制,智慧地完成這一流程,從而高效率地提供解決方案。
資料積累。從2015年底到2016年8月份,小視科技團隊深入研發,併為客戶提供技術免費使用。
“資料打通之後,我們可以更加精確地定義一個人。比如某個人是20歲~30歲,摩拜單車的使用者,經常使用美團……越多的標籤越方便對本人的定性,便越知道人的需求。”
截至目前,小視科技積累的資料已經覆蓋了十億人標籤。“我們與其他視覺公司相比,最核心的優勢就在於打通多維資料並自動化標註精準標籤的能力,小視科技到現在為止積累的標籤已經可以為數億人提供服務。”
商業觸角延伸
憑藉打通多維資料,以及海量的精準標籤的優勢,小視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業務率先鋪開,而隨著反欺詐產品不斷成熟,其也將觸角延伸至安防領域。
通過活體驗證並輔以個人資訊大資料支撐,僅需通過人臉,就能識別借款者是否有借貸風險。這一服務篩選出合格的貸款者,在提高識別效率的同時,還能規避肉眼識別的誤差,真正實現對使用者真實身份驗證,從而有效降低信貸風險,達到反欺詐的目的。
反欺詐應用在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用,目前主流技術是通過人臉識別判斷風險。小視科技作為新生力量,如何從技術層面站穩腳跟?
“我們做了將近二十多種表情,擁有全球最大的微表情識別庫,並率先推出了業界首個靜默活體技術。該技術能準確高效地識別出以假亂真的詐騙手段。通過給照片加入場景,對人體表情的捕捉,判定是不是活人,排除照片詐騙的可能性。”
強化場景應用能力。目前小視科技已經拓展到了七個行業,例如,出行、人力資源背調、招聘、網際網路等。包含為共享單車、外賣騎手做人工智慧驗證,驗證這個人是否存在犯罪或其他風險,給老百姓全方位地提供保護和最革命性的服務,真正將這個技術普及落地。2016年8月份,正式開始對外收費使用,市場反饋良好。
同時,小視科技通過智慧投顧,致力於“商圈 AI”領域的拓展,撮合意向客戶進入到自己的產品或商品的板塊中。將人臉關聯到與他相匹配的屬性標籤,判斷他的興趣點和需求點,同時對他的興趣點不斷進行地捕捉,通過能夠“自我調優”的邏輯演算法,大大增加標籤投放的精準度。“目前這一板塊的收益佔到整個收益的30%。”
小視科技還在印尼、柬埔寨等國家提供技術輸出,通過技術授權的方式搭建國家資料平臺。
目前,小視科技服務的客戶遍佈國內,並且在積極拓展東亞市場。
業務高速的增長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。“2017年,基本上每個月都保證比上個月同期增長30%以上,除了重大節假日以外會稍受影響,其它時間都是穩定增長。”
面對市場競爭,小視科技憑藉影象識別,加資料獲取並標註精準標籤的組合拳打法,正走出自己的差異化路徑。“當我們已經在多個領域的各個場景實現佈局,反倒不擔心技術問題,我們擁有資料和場景,技術未來可以通過購買的方式解決。將影象技術與大資料雙軌道並行,由此讓AI技術更快速地商業化落地,已經成為我們的本能。”
當不斷佔領金融、安防、智慧商業等賽道,小視科技的終極願景是什麼?
“當我們外出購物時,路口監控通過對人臉的標籤進行捕捉,快速分析以往的行為偏好,由智慧導購推薦消費,完成後掃臉實現支付操作”。以上場景已經實現了一部分,後續還將不斷在所能涉及的領域持續發力。
小視科技最終要打造一體化智慧服務生態,以人臉為ID連線生活中的一切場景。“我們更多在乎技術落地,人工智慧技術應該就取之於民,用之於民,我們所做的一切為的是讓它們更平民化、更普及化、更實用化,技術的核心價值是在場景裡面提供什麼樣的方便與服務。”
接下來,小視科技要以十年發展為目標做一件事,挖掘人工智慧時代萬億級市場的價值。“我們有高速的增長,有穩定的現金流,涉足多場景。下一步仍將迅速佔領賽道,持續奔跑。我們要構築一套立體式的生物識別系統,為人們的未來構建更安全、更便捷、更智慧的生活空間。”
━━━━━
封面設計:西南 排版:Forest 校對:Forest
━━━━━
如果您有國內外科技行業新鮮資訊或獨到見解,歡迎與Xtecher聯絡
微信:littlefish_forever
Xtecher官網平臺現開通認證作者,
有發稿意向的個人或媒體,可聯絡微信:springfreedom
(新增好友請註明公司、職位、事由)
點選 | 關鍵詞 | 檢視對應內容
Xtecher 精品封面
精選報道
BroadLink 劉宗孺丨人和未來 宋卓
人工智慧
智慧語音
機器視覺
大資料
大健康
移動醫療黑馬 | MagicMed
虛擬現實
Ximmerse 賀傑 | Pico 周巨集偉
焰火工坊 婁池 | HTCVR 汪叢青
七鑫易維 彭凡 | 影創科技 孫立
智慧出行
Fintech
創業群像
如果你擁有高精尖科技創業專案,Xtecher將為你提供:
1.專業的科技人物特稿和視訊拍攝
2.在Xtecher官網、APP、微信的全方位展示
3.最專業的科技圈投資人、政府資源、產業資源
4.創業企業品牌管家與PR服務
即刻掃碼,聯絡我們。
微訊號:Xtecher
關注未來的人
都關注了Xtecher
写评论
很抱歉,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。